什么是尿色
尿色(urine color)就是尿液的颜色,因含有尿色素、尿胆素、尿胆原及卟啉等物质,健康人的尿液肉眼观察多呈淡黄色或橘黄色。尿液颜色随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的变化而不同,食物和药物也会影响尿液的颜色。
适合检查的人群
健康体检的人群。
常规查体的住院患者。
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
标本采集
采集方法:患者留尿
检查前
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宜持续休息30 min以上。
是否可服药需遵循医嘱。
晨尿前需禁食和禁糖水、茶水、咖啡等。
检查后
须在第一时间内送到尿液标本采集窗口或护士站,不能超过2小时。。
参考区间
淡黄色或黄色,颜色深浅与饮水量有关。
(数据来源:王建中,康熙雄.实验诊断学.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3)
红色
血尿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炎症、损伤、结石、出血或肿瘤等。
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
其他:如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内分泌与代谢系统疾病,某些健康人剧烈运动后的一过性血尿等。
血红蛋白尿
提示蚕豆病、PNH及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行军性血红蛋白尿、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肌红蛋白尿
提示肌肉组织广泛损伤、变性,如AMI、大面积烧伤、创伤等。
卟啉尿
常见于先天性卟啉代谢异常等。
白色
乳糜尿和脂肪尿
常见于丝虫病及肾周围淋巴管梗阻、脂肪挤压损伤、骨折和肾病综合征等。
脓尿和菌尿
提示泌尿系统化脓性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
结晶尿
由于尿液含有高浓度的盐类结晶所致,以磷酸盐和碳酸盐最常见,还可见尿酸盐、草酸盐结晶。
蓝色
见于尿布蓝染综合征,也可见于尿蓝母、靛青生成过多的某些胃肠疾病等,以及某些药物或食物的影响。
小贴士
多种因素能改变尿液颜色,如食物(胡萝卜、甜菜及食物色素等)、药物、运动、出汗等。此外,尿液酸度高颜色深,酸度低则颜色浅。
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必须由临床专业医师结合临床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其他辅助检查等资料,全面综合分析判断。
参考文献
[1] 万学红,卢雪峰.诊断学.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胡成进,公衍文.检验结果临床解读.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
[3] 王建中,康熙雄.实验诊断学.第3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