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Liver Fire
学科来源: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病机
名词解释
肝气亢盛而有热象的病理变化。
病机析要
肝火多因情志不遂,肝郁化火,或热邪内犯等引起。是肝脏阴阳失调,阳气过盛而致肝脏火热内扰的变化。人身之阳气在正常状况下,有温煦脏腑经络的作用,称之为“少火”,但在病理情况下,或素体阳气过盛,机能亢奋,必然使物质消耗增加,以致伤阴耗津,此种病理性的阳气则称为“壮火”,又称为“气有余便是火”。
火性炎上,肝火循经上攻头目,气血壅盛络脉,故见面红目赤,头晕胀痛。
肝胆相为表里,肝热传胆,胆气循经上溢,则口苦;津为火热所灼,故口干。
火热熏灼,肝失条达柔顺之性,所以急躁易怒。
火热内扰,神魂不安,以致失眠多梦。
肝火内炽,气血壅滞肝络,使胁肋部灼热疼痛。
足少阳胆经入耳中,肝热移胆,胆热循经上冲,则耳鸣如潮。
热蒸耳道,壅遏营气,络脉不通,可致耳内红肿热痛,甚则溃烂化脓。
灼伤络脉,血热妄行,可见吐血、衄血。
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肝经火热炽盛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