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医学+优质原创科普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码
在手机上浏览本网站

胸膜炎
注:此为通俗版点此进入专业版

什么是胸膜炎?

  • 胸膜炎是指由致病因素(通常为病或细菌)刺激胸膜所致的胸膜炎症。炎症控制后,胸膜可恢复至正常,或生两层胸膜相互粘连。

  • 胸膜分为两层,覆盖在表面的称为胸膜,覆盖在胸壁内面、纵膈、横膈等表面的为壁胸膜,两层胸膜之间为胸膜腔。健康人两层胸膜之间存在少量体,呼吸时两层胸膜相互移行,可起润滑作用。

  • 由于肿瘤、外伤、感染、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等因素都可造成胸膜腔内细胞、蛋白、液体等增多。胸膜腔内液体的增多会导致呼吸困难,纤维蛋白的增多在深呼吸时会造成胸膜间互相摩擦,引起剧烈的疼痛。

  • 主要表现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严重时会出现呼吸急促、鼻翼扇动、皮肤黏膜青紫、烦躁、持续性咳嗽,甚至呼吸暂停。

  • 治疗原则是控制感染、促进积液吸收、防止胸膜增厚粘连。主要治疗方法是一般治疗、药物治疗、胸腔穿刺抽液或引流治疗。

  • 胸膜炎可由于感染(细菌、病毒、霉菌、阿米巴、肺吸虫等)和非感染因素(如肿、变态反应、化学性和创伤性等)多种疾病所引起。细菌感染所致的胸膜炎中,结核菌性胸膜炎最常见。胸膜炎可能会引起支管胸膜瘘、张力性脓气胸心包炎等并发症,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 早期经过积极治疗者预后良好,肺功能一般不会受影响。由黄色葡萄球菌或混合性病菌引起者预后较差。如同时有严重并发症时,预后也较差。

你需要到哪个科室就诊?

呼吸内科或内科

为什么会得胸膜炎?

胸膜炎常继发于其他疾病,常见病因有原发胸膜的疾病、邻近组织的疾病、全身性疾病。

  • 原发胸膜的疾病

    肿瘤、创伤性疾病。

  • 邻近组织的疾病

    肺部感染、胸壁或横膈下感染、纵隔感染或肿瘤。

  • 邻近组织的疾病

    毒血症、恶性疾病、管阻塞、结缔组织或胶原病、肉芽肿病。

怎么知道得了胸膜炎?

胸膜炎可分为干性胸膜炎、浆液性胸膜炎、化脓性胸膜炎,其临床表现各不相同。

  • 干性胸膜炎

    胸痛为主要表现,还可有腹部、肩部和背部疼痛。深呼吸及咳嗽时疼痛加剧。

  • 浆液性胸膜炎

    起初可无明显症状,或仅出现咳嗽和胸痛,后期呼吸困难加重,患者甚至为了减轻呼吸困难被迫采取端坐位或半卧位的姿势。

  • 化脓性胸膜炎

    主要表现为高热不退、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精神不佳,严重时会出现呼吸急促、鼻翼扇动、皮肤黏膜青紫、烦躁、持续性咳嗽,甚至呼吸暂停。

需要做哪些检查来确诊?

胸膜炎主要通过X线、超声、胸腔穿刺抽液检查等进行确诊。

  • X线检查

    了解胸腔是否存在积液,同时观察肺部有无肿瘤、炎症等病变,帮助诊断。

  • 超声检查

    可用来确定胸腔内积液的位置、多少,以及胸腔穿刺的定位,可以帮助诊断,并排除胸膜增厚和胸腔积液的可能。

  • 胸腔穿刺抽液检查

    胸腔穿刺是一项有创性的检查,可以确定积液的性质,明确胸膜炎的原因。必要时可行胸腔镜检查。

医生是怎么诊断胸膜炎的?

根据典型症状,结合X线、胸腔穿刺抽液检查等进行诊断。

  • 出现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典型表现。

  • X线检查发现胸腔积液。

  • 胸腔穿刺抽液检查可以确定积液的性质,明确胸膜炎的类型是浆液性还是化脓性。

胸膜炎需要和哪些疾病区别?

胸膜炎和支气管肺癌胸膜转移、流行性胸痛等疾病都可能会出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因此,出现相似症状不能确定就是胸膜炎,一定要及时就诊。医生主要通过进行X线、胸腔穿刺抽液检查等,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诊断。

怎么治疗胸膜炎?

治疗原则是控制感染、促进积液吸收、防止胸膜增厚粘连。主要治疗方法是一般治疗、药物治疗、胸腔穿刺抽液治疗。

  • 一般治疗

    • 呼吸困难较重者,应卧休息,采用患侧卧位,使健侧肺充分发挥代偿作用。

    • 加强营养,增进食欲,食用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 对于高热患者常进行物理降温。

  • 药物治疗

    • 抗结核药物适用于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抑制和杀灭结核杆菌

    • 肾上腺皮质激素对消除全身毒性症状、促进积液吸收、防止胸膜增厚粘连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 化脓性胸膜炎应用敏感的抗菌药物治疗。

    • 对于胸痛者,可使用阿司匹林可待因等,缓解疼痛。

    • 对于高热不退者,可使用退热药物。

  • 胸腔穿刺抽液治疗

    适用胸腔大量积液、纵隔或脏受压、有明显呼吸困难或积液久治不吸收者。通过胸腔穿刺抽液可解除胸腔积液对肺的压迫,以缓解症状。

胸膜炎有哪些危害?

胸膜炎可能会引起支气管胸膜瘘、张力性脓气胸、心包炎等并发症,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治疗后的效果怎么样?

早期经过积极治疗后,效果一般较好,肺功能一般不会受影响。如存在较严重并发症,治疗效果较差。

怎么预防胸膜炎?

  • 积极治疗原发病。

  • 定期体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概述

胸膜炎(pleurisy)是指由致病因素(通常为病或细菌)刺激胸膜所致的胸膜炎症,又称“肋膜炎”。胸腔内可伴积聚(渗出性胸膜炎)或无液体积聚(干性胸膜炎)。炎症控制后,胸膜可恢复至正常,或生两层胸膜相互粘连。临床主要表现为胸痛咳嗽胸闷急,甚则呼吸困难。多见于青年人和儿童。

病因

胸膜炎可由于感染(细菌、病毒、霉菌、阿米巴、吸虫等)和感染因素,如肿瘤、变态反应、化学性和创伤性等多种疾病所引起。细菌感染所致的胸膜炎中,结核菌性胸膜炎最常见。引起胸膜炎的常见疾病:肺炎肺栓塞所致的肺梗死、癌症结核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寄生虫感染(如阿米巴病)、胰腺炎、损伤(如肋骨骨折)、由气道或其他部位到达胸膜的刺激物(如石棉)、药物过敏反应(如肼哒嗪、普鲁卡因酰胺、异烟肼苯妥英氯丙嗪)等。

临床表现

大多数渗出性胸膜炎是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胸痛、咳嗽、胸闷、气急,甚则呼吸困难,感染性胸膜炎或胸腔积液继发感染时,可有恶寒发热。病情轻者可无症状。不同病因所致的胸膜炎可伴有相应疾病的临床表现。
胸痛是胸膜炎最常见的症状。常突然发生,程度差异较大,可为不明确的不适或严重的刺痛,或仅在患者深呼吸或咳嗽时出现,也可持续存在并因深呼吸或咳嗽而加剧。胸痛是由壁层胸膜的炎症引起,出现于正对炎症部位的胸壁。也可表现为腹部、颈部或肩部的牵涉痛。深呼吸可致疼痛,引起呼吸浅快,患侧肌肉运动较对侧为弱。若发生大量积聚,可致两层胸膜相互分离,则胸痛可消失。大量胸腔积液可致呼吸时单侧或双侧肺活动受限,发生呼吸困难。查体可闻及胸膜摩擦音。
结核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畏寒、出乏力、食欲不振、盗汗。局部症状有胸痛、干咳和呼吸困难。胸痛多位于胸廓呼吸运动幅度最大的腋前线或腋后线下方,呈锐痛,随深呼吸或咳嗽而加重。由于胸腔内积液逐渐增多,几天后胸痛逐渐减轻或消失。积液对胸膜的刺激可引起反射性干咳,体位转动时更为明显。积液量少时仅有胸闷、气促,大量积液压迫肺、和纵隔,则可发生呼吸困难。积液产生和聚集越快、越多,呼吸困难越明显,甚至可有端坐呼吸和发绀。

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早期略增高,很少超12×109/L。血沉增快。
2.痰菌检查
痰菌性。
3.胸液检查
为渗出性,透明,草黄色,比重大于1.018,利凡他试验阳性,蛋白定量大于30g/L。
4.胸部X线检查
中、下肺野大片密度增深影,少量积液时仅表现肋膈角变钝。
5.胸膜活检
胸膜活检是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重要手段。活检的胸膜组织除了可行病理检查外,还可行结核菌的培养。如壁层胸膜肉芽肿改变提示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虽然其他的疾病如真菌性疾病、结节病拉菌病(tuaremia)和风湿性胸膜炎均可有肉芽肿病变,但95%以上的胸膜肉芽肿病变系结核性胸膜炎。如胸膜活检未能发现肉芽肿病变,活检标本应该做抗酸染色,可多次活检。如活检标本培养加上显微镜检查,结核的诊断阳性率为90%。也可用胸腔镜行直视下胸膜活检,阳性率更高。
6.超声波检查
超声探测胸腔积液的灵敏度高,定位准确,并可估计胸腔积液的深度和积液量,提示穿刺部位。亦可以和胸膜增厚进行鉴别。

诊断

根据病因、临床表现及验室检查,渗出性胸膜炎一般可作出诊断。临床表现主要是中度发热、初起胸痛以后减轻、呼吸困难。体格检查、X线检查及超声波检查可作出胸液的诊断。诊断性胸腔穿刺、胸液的常规检查、生化检查和细菌培养等为诊断的必要措施,可对75%的胸液病因作出诊。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支气管肺癌胸膜转移及、心疾病所致的胸腔积液相鉴别。

治疗

1.一般治疗
渗出性胸膜炎多有发热,应卧休息,采用患侧卧位,使健侧肺充分发挥代偿作用。加强营养,增进食欲,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多种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对于高热患者应物理降温,必要时给予退热剂
2.抗生素
抗结核药物治疗适用于结核性(干性或渗出性)胸膜炎的治疗。抗结核治疗的原则是早治,药物要足量和长期用药。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交替使用,总计疗程6~9月。结核性胸膜炎常采用链霉素和异烟肼联合治疗。使用链霉素过程中应观察患者有无口唇麻木耳鸣耳聋等毒性反应,如出现应立即停药。链霉素所致的听力障碍是永久性的,必须提高警惕,对儿童用药更应谨慎。异烟肼杀菌力强,能渗入组织,透过,可气管内滴入或胸腔内给药,长期用异烟肼应观察对肝脏的损害,定期化验肝功能,及时加用保肝药物。如出现眩晕失眠惊厥等中枢经反应,可加用维生素B6对症治疗。非结核性胸膜炎应针对原发病(如感染、肿瘤等)选择相应的药物治疗。化脓性胸膜炎或结核性脓胸伴感染者用青霉素治疗。
3.缓解疼痛
口服阿司匹林、消炎痛,或可待因
4.胸腔穿刺抽液
适用于渗出性胸膜炎胸腔大量积液、纵隔或心脏受压、有明显呼吸困难或积液久治不吸收者。抽取渗液以缓解症状,避免纤维蛋白沉积而引起胸膜粘连增厚。抽液速度不可过快,首次可抽液400~600ml,以后可逐渐增加,每次抽液量不宜超过1000毫升,以免因胸腔压力骤减,纵隔移位而引起循环障碍或休克。每周2~3次。
5.激素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与抗结核药物联用,适用于急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对消除全身毒性症状、促进积液吸收、防止胸膜增厚黏连有积极的治疗作用。激素可全身用药或局部用药。可口服强的松,待全身症状改善,积液明显吸收时,撤激素要注逐渐减量,以免出现反跳现象。用药4~6周。

温馨提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百科名医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秒懂视频
胸膜炎如何治疗?

什么是胸膜炎?

你需要到哪个科室就诊?

为什么会得胸膜炎?

怎么知道得了胸膜炎?

需要做哪些检查来确诊?

医生是怎么诊断胸膜炎的?

胸膜炎需要和哪些疾病区别?

怎么治疗胸膜炎?

胸膜炎有哪些危害?

治疗后的效果怎么样?

怎么预防胸膜炎?

概述
病因
临床表现
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