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医学+优质原创科普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码
在手机上浏览本网站

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注:此为通俗版点此进入专业版

什么是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 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是常见的女性上生殖道感染性疾病。

  • 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常见于性活跃的生育期妇女。

  • 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是由于盆腔急性炎症未得到正确的诊断或治疗而引起的。女性自然的防御功能遭到破坏、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内分泌生变化或外源性病原体入侵,均可引起炎症的发生。

  • 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患者表现为不孕异位妊娠下腹坠胀、腰骶部疼痛、盆腔炎症反复发作等。

  • 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治疗方案。不孕患者,多需要辅助生殖技术协助受孕;慢性盆腔痛患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对症处理或给予中药、理疗等综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的患者,在抗生素药物治疗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治疗;输卵管积水患者给予手术治疗。

  • 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可导致不孕、异位妊娠、慢性盆腔痛、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殖健康。

  • 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易迁延不愈,反复发作。

你需要到哪个科室就诊?

妇科或妇产科

为什么会得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是由于盆腔急性炎症未得到正确的诊断或治疗而引起的。女性自然的防御功能遭到破坏、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内分泌发生变化或外源性病原体入侵,均可引起炎症的发生。常见高危因素包括:

  • 年龄

    高发年龄是15~25岁。

  • 性生活

    多发生于性生活活跃期,尤其是初次性交年龄小,有多个性伴侣、性交过频、性伴侣有性传播疾病者。

  • 下生殖道感染

    淋病奈瑟菌性子宫颈炎沙眼衣原体感染性子宫颈炎、细菌性阴道病与盆腔炎性疾病发生密切相关。

  • 子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

    如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宫腔镜检查等,易造成生殖道黏膜损伤、出、坏死,导致下生殖道内源性病原体上行感染。

  • 性卫生不良

    经期性交、使用不洁月经垫,病原体侵入引起炎症。

  • 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

    阑尾炎腹膜炎等蔓延至盆腔,病原体以大肠埃希菌为主。

怎么知道得了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患者表现为不孕、异位妊娠、慢性盆腔痛、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等。

  • 不孕

    输卵管阻塞引起不孕。患者无避孕措施,正常性生活至少12个月未孕。

  • 异位妊娠

    多数表现为停经史,伴有不规则阴道出血腹痛,甚至伴有晕厥休克

  • 慢性盆腔痛

    表现为下腹坠胀、腰骶部疼痛,常在劳累、性交后、月经前后期加剧。

  • 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

    因盆腔炎性疾病造成输卵管组织结构的破坏,局部防御功能减弱,若患者处在同样高危因素中,可造成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

需要做哪些检查来确诊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可初诊,并结合妇科检查血常规、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或细菌培养、盆腔超声检查以确诊。

妇科检查

妇科检查发现子宫常后倾后屈,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宫骶韧带增粗、变硬,有压痛。

阴道分泌物检查

医生用长棉签采集阴道分泌物或者子宫颈分泌物进行检查,明确患者有无阴道炎症,以及感染哪种病原体,有时还会对该病原体进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便找到对其更有效的抗生素药物。

感染指标检查

盆腔炎性疾病急性发作时,可检查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了解感染情况。

病原体检查

盆腔器官超声或MRI检查

经阴道超声或盆腔MRI检查显示输卵管管壁增厚、宫腔积、输卵管卵巢包块。

腹腔镜检查

腹腔镜检查术中发现子宫主韧带和骶韧带增生、变厚,病变广泛,子宫固定。

以上检查不一定都做,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还有可能做一些其他的检查,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

医生是怎么诊断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的?

医生通过了解患者病史、临床表现,结合阴道分泌物检查、盆腔超声检查等,通常可作出诊断。

  • 患者有急性盆腔炎病史,未及时正确诊断或治疗。

  • 患者出现不孕、异位妊娠、下腹坠胀、腰骶部疼痛、盆腔炎症反复发作等症状

  • 妇科检查发现子宫常后倾后屈,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宫骶韧带增粗、变硬,有压痛。

  • 宫颈分泌物检查明确病原体感染。

  • 经阴道超声或盆腔MRI检查显示输卵管管壁增厚、宫腔积液、输卵管卵巢包块。

  • 腹腔镜检查术中发现子宫主韧带和骶韧带增生、变厚,病变广泛,子宫固定。

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需要和哪些疾病区别?

  • 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需与异位妊娠、卵巢囊肿蒂扭转或破裂、急性阑尾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炎症性肠病等疾病相鉴别。

  • 患者出现下腹坠胀、腰骶部疼痛等症状时,不要自行诊断和用药,以免病情加重,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可以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排除其他疾病,作出诊断。

怎么治疗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治疗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治疗方案。

  • 不孕患者,多需要辅助生殖技术协助受孕。

  • 慢性盆腔痛患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对症处理或给予中药、理疗等综合治疗。

  • 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的患者,在抗生素药物治疗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治疗。

  • 输卵管积患者给予手术治疗。

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有哪些危害?

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可导致不孕、异位妊娠、慢性盆腔痛、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殖健康。

治疗后的效果怎么样?

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易迁延不愈,反复发作。

怎么预防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 性生活卫生,减少性传播疾病。洁身自好,避免过早或过频的性生活、过多性伴侣,避免经期性生活。

  • 及时治疗下生殖道感染。

  • 避免因意外妊娠引起的人流手术。在宫腔手术后,充分了解术后注意事项,避免过早性生活。

  • 注意保持好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均衡营养,避免劳累,提高自身抵抗力。

  • 出现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发热等不适时,应及时就医。确诊急性盆腔炎性疾病时,足疗程配合治疗。

  • 感染淋病奈瑟菌或沙眼衣原体的患者,应让性伴侣同时接受检查和治疗。在治疗期间避免无保护性性生活。

概述

盆腔结缔组织是腹膜外的组织,位于盆腔腹膜的后方,子宫两侧及膀胱前间隙处,这些部位的结缔组织间并无明显的界限。本病多由于分娩或剖宫产时宫颈或阴道上端的撕裂,困难的宫颈扩张术时宫颈撕伤,经阴道的子宫全切除术时,阴道断端周围的肿形成,以及人工流产术中误伤子宫及宫颈侧壁等情况时,细菌进入生感染。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的患者发病前可能有过剖宫产、自然分娩、人工流产术等。一般是在被感染后的1周至半个月时间内出现症状。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多由于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治疗不彻底,或患者体质较差,炎症迁延而成慢性。

病因

盆腔结缔组织炎的病原体多为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杆菌、厌菌、淋菌、衣原体支原体等。

临床表现

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多由于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治疗不彻底,或患者体质较差,炎症迁延而成慢性。

检查

1.血常规尿常规检查
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均增高,血沉可增快。体温达39℃以上者作血培养及药敏试验。
2.子宫颈管分泌物培养及药敏试验
检查是否存在淋菌感染。
3.超声诊断
盆腔炎性诊断通常呈性、不均质性肿块,光点、光带分布杂乱。
4.腹腔镜探查
首先要确定病变最严重的部位,以判断病情。取盆腔内渗出物或脓送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有助于术后选用抗生素。疑盆腔脓肿作后穹隆穿刺,见到脓液可确诊。

诊断

根据有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史、临床症状与妇科检查,诊断不难。

治疗

如有并发慢性宫颈炎,也应一并治疗。
1.慢性宫颈炎的治疗
包括物理治疗如超短波、激光、微波、中波、直流电离子透入紫外线等。
2.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的治疗
也可用物理治疗,以减轻疼痛。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经治疗后症状可减轻,但也易复发,如月经期后、性交后以及过分体力劳动后。

参考文献

[1] 谢幸,孔北华,段涛.妇产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感染性疾病协作组.盆腔炎性疾病诊治规范(2019修订版)[J].中华妇产科杂,2019,54(7):433-435.

温馨提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百科名医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什么是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你需要到哪个科室就诊?

为什么会得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怎么知道得了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需要做哪些检查来确诊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医生是怎么诊断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的?

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需要和哪些疾病区别?

怎么治疗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有哪些危害?

治疗后的效果怎么样?

怎么预防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概述
病因
临床表现
检查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