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医学+优质原创科普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码
在手机上浏览本网站

急性脑梗死
注:此为通俗版点此进入专业版

什么是急性脑梗死?

  • 急性脑梗死是指供突然中断后导致的脑组织坏死。

  • 急性脑梗死多见于中老年人。

  • 急性脑梗死是由于供应脑部血动脉出现粥样硬化或血栓形成,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局灶性急性脑供血不足病;也可因异常物体(固体、液体、体)沿血液循环进入脑动或供应脑血液循环的颈部动脉,造成血流阻断或血流量骤减,而导致相应支配区域的脑组织软化、坏死。

  • 急性脑梗死主要表现为头痛眩晕耳鸣半身不遂、一侧偏盲,可以是单个肢体或一侧肢体,可以是上肢比下肢重或下肢比上肢重,并出现吞咽困难、说话不清、恶呕吐症状,严重者很快昏迷不醒。

  • 急性脑梗死主要使用溶栓治疗及对症治疗。

  • 急性脑梗死可并发部感染、心功能不全功能碍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 急性脑梗死经及时有效治疗,预后较好;若治疗不及时或症状较重则预后较差。

你需要到哪个科室就诊?

经内科或内科、急诊科

为什么会得急性脑梗死?

急性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如下。

怎么知道得了急性脑梗死?

  • 起病突然,常于安静休息或睡眠时发病,起病在数小时或1~2天内达到高峰。

  • 头痛、眩晕、耳鸣、半身不遂、一侧偏,可以是单个肢体或一侧肢体,可以是上肢比下肢重或下肢比上肢重,并出现吞咽困难、说话不清、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很快昏迷不醒。

需要做哪些检查来确诊急性脑梗死?

确诊急性脑梗死依靠头颅CT、头颅磁共振成像脑血管造影等。

头颅CT

CT扫描是诊断脑梗死较方便、价廉的检查,它可明确脑组织坏死的部位、大小、脑水肿的程度等,有助于诊断及治疗;但脑梗死CT显影较迟,可做出血的鉴别诊断,非急性脑梗死的首选检查。

头颅磁共振成像

该检查可弥补头颅CT在24小时内不能发现病灶及对某些部位病灶显示不良的缺点,尤其是磁共振血管成像能显示较大的闭塞血管,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脑血管造影

该检查可发现血管狭窄和闭塞的部位,在早期(发病6小时以内)可直接将溶栓药物注入狭窄或闭塞处进行溶栓;其缺点是有一定的损伤和并发症。

医生是怎么诊断急性脑梗死的?

医生诊断急性脑梗死,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头颅CT、头颅磁共振成像、脑血管造影等确诊。

  • 临床表现:头痛、眩晕、耳鸣、半身不遂、一侧偏盲、昏迷不醒等。

  • 头颅CT、头颅磁共振成像:可明确脑组织坏死的部位、大小、脑水肿的程度等。

  • 脑血管造影:检查可发现血管狭窄和闭塞的部位。

急性脑梗死需要和哪些疾病区别?

  • 一些其他疾病也可能会出现头痛、眩晕、耳鸣等症状,容易与急性脑梗死混淆,这些疾病有脑出血、脑肿瘤等。

  • 如果出现以上类似的表现,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请医生进行检查和诊断。医生主要通过头颅CT、头颅磁共振成像、脑血管造影等来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诊断。

怎么治疗急性脑梗死?

急性脑梗死主要使用溶栓治疗及对症治疗。

溶栓治疗

  • 即发病后3~6小时以内进行。

  • 可静脉给药溶栓,也可动脉给药溶栓,动脉溶栓未广泛应用于临床。

  • 常用药物有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剂(t-PA)。

  • 溶栓治疗的主要危险性和副作用是颅内出血,心源性栓塞者脑出血的机会更高。

对症治疗

  • 调整血压:脑梗死时要慎重使用降压药,如血压为150~160/100mmHg时不需要使用降压药。血压降得过低可加重脑缺血

  • 保持呼吸通畅:呼吸困难者可给予吸,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 降低颅内压和脑水肿:应使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肾功能异常者可用甘油果糖和速尿。

  • 应用脑保护、神经营养、清除自由基、改善脑供血的药物。

  • 预防和治疗呼吸道和泌尿系感染:合理应用抗生素

  • 防止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或肝素制剂。

  • 大面积脑梗死水肿严重出现脑疝时需考虑去瓣减压手术治疗。

  • 早期活动:每2小时翻身拍背和被动活动瘫痪肢体,避免受压和压疮形成。

  • 加强营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行鼻饲、静脉高营养等,给患者创造恢复的条件。

急性脑梗死有哪些危害?

急性脑梗死中脑干梗死及大脑大面积梗死随水肿加重可能出现脑,危及生命;也可并发肺部感染、心功能不全、肾功能障碍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治疗后的效果怎么样?

急性脑梗死经及时有效治疗预后较好,若治疗不及时或症状较重则预后较差。

怎么预防急性脑梗死?

  • 积极治疗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半胱氨酸血症等疾病。

  • 戒烟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肥胖。

概述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是指供突然中断后导致的脑组织坏死。通常主要是由于供应脑部血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局灶性急性脑供血不足病;也有因异常物体(固体、液体、体)沿血液循环进入脑动或供应脑血液循环的颈部动脉,造成血流阻断或血流量骤减而产生相应支配区域的脑组织软化、坏死。

病因

急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极为复杂,其病因可以是血管、血液、血液动力学的异常造成大脑动脉的狭窄和堵塞。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冠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肥胖等。

临床表现

1.起病突然,常于安静休息或睡眠时发病,起病在数小时或1~2天内达到高峰。
2.头痛眩晕耳鸣半身不遂,可以是单个肢体或一侧肢体,可以是上肢比下肢重或下肢比上肢重,并出现吞咽困难,说话不清,恶心,呕吐等多种情况,严重者很快昏迷不醒。

检查

1.头颅CT
CT扫描是诊断脑梗死较方便、价廉的检查。它可明确脑组织坏死(即脑梗死)的部位、大小、脑水肿的程度等,对治疗有指导义,但在发病24小时以内常不能发现病灶。此外,CT的不足在于对脑干、小脑的病灶显示不良。
2.头颅磁共振扫描
该检查可弥补头颅CT在24小时内不能发现病灶及对某些部位病灶显示不良的缺陷,尤其是磁共振血管成像尚能显示较大的闭塞血管。其不足之处在于价格较贵,而且有些患者由于体内有不能取出的属物品,如心起博器、金属牙齿、骨折钉等而不能进行此项检查,限制了它的使用。
3.脑血管造影 
该检查可发现血管狭窄和闭塞的部位,在早期(发病6小时以内)尚可直接将溶栓药物注入狭窄或闭塞处进行溶栓,缺点是有一定的损伤和并发症。

诊断

1.临床病史
是诊断的重要依据。典型者突然发病,有迅速进展的脑部受损的征象,如意识障碍、局灶体征。确定神经症状出现的时间,近期患病、手术或外伤历史,近期用药史。
2.经系统检查
重点发现脑部受损征象,如偏瘫失语、意识碍、颅内高压、脑膜激征等。同时应排除其他系统疾病。
3.常见症状
①症状突然发生。②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笨拙、沉重或麻木。③一侧面部麻或口角歪斜。④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⑤双眼向一侧凝视。⑥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⑦视物旋转或平衡障碍。⑧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⑨上述症状伴意识障碍或抽搐

治疗

1.溶栓治疗
即发病后3~6小时以内进行。可静脉给药溶栓,也可动脉给药溶栓,动脉溶栓未广泛应用于临床。常用药物有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溶栓治疗的主要危险性和副作用是颅内出血,心源性栓塞者脑出血的机会更高。
2. 一般治疗
①调整血压:脑梗死时要慎重使用降压药,如血压为150~160/100(mmHg)时不需要使用降压药。血压降的过低可加重脑缺血。②保持呼吸通畅:呼吸困难者可给予吸、必要时气管切开。③降低颅内压和脑水肿:急性特别是大面积脑梗死时可出现脑水肿,是发病后1周内死亡的常见原因。应使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功能异常者可用甘油果糖和速尿。④预防和治疗呼吸道和泌尿系感染:合理应用抗生素。⑤防止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或肝素制剂。⑥早期活动:防止褥形成。每2小时翻身拍背和被动活动瘫痪肢体。避免受压和褥疮形成。⑦加强营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行鼻饲、静脉高营养等,给患者创造恢复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吴江,贾建平.神经病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2] 贾建平,陈生弟.神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3] Kasper ,Fauci ,Hauser ,et al.哈里森内科学:神经系统疾病分册.第19版.王拥军,译.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6.

温馨提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百科名医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什么是急性脑梗死?

你需要到哪个科室就诊?

为什么会得急性脑梗死?

怎么知道得了急性脑梗死?

需要做哪些检查来确诊急性脑梗死?

医生是怎么诊断急性脑梗死的?

急性脑梗死需要和哪些疾病区别?

怎么治疗急性脑梗死?

急性脑梗死有哪些危害?

治疗后的效果怎么样?

怎么预防急性脑梗死?

概述
病因
临床表现
检查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