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Twitching Eyelid
学科来源:中医药学—临床分科—眼科
古籍摘选
谓目睥不待人之开合而自牵拽振跳也,乃气伤之病,属肝脾二经络牵振之患。人皆呼为风,殊不知血虚而气不顺,非纯风也。若有湿烂及头风病者,方是风邪之故。久而不治,为牵吊败坏之病。(《证治准绳·杂病》)
名词解释
以眼睑不自主牵拽跳动为主要表现的眼病。
术语在线
引自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术语在线
临床表现
自觉症状:胞睑不自主地牵拽跳动,不能随意控制。时疏时频,在过劳、久视、睡眠不足、精神紧张时跳动更加频繁,休息后可减轻或消失;可伴口角、眉际、面颊抽搐跳动。
眼部检查:胞睑皮肤正常,眼外观端好。
现代医学范畴
胞轮振跳类似于西医学的眼轮匝肌痉挛。眼轮匝肌是眼睑的一层结构,属横纹肌,肌纤维与睑裂平行呈环形,由面神经支配,收缩时眼睑闭合。
治则治法
轻者或偶发者可不治自愈;若跳动过频,应药物和针灸配合治疗。
疾病鉴别
目劄与胞轮振跳:胞轮振跳是以眼睑及颜面皮肤频频振跳为主要症状;目劄是以眼睑频频眨动为主要症状。
生理性眼睑跳动与胞轮振跳:绝大部分情况下,眼睑跳动是生理性的,一般是短时间内可以消失,毫无征兆地出现,又毫无症状地停止。出现生理性眼睑跳动时,需要注意避免过劳,注意休息。胞轮振跳为跳动过频或久跳不止,须调治。
预防调护
注意休息,避免过劳。
注意饮食调养,营养全面均衡。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译.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2] 彭清华.中医眼科学.10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