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医学+优质原创科普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码
在手机上浏览本网站

膀胱癌
注:此为通俗版点此进入专业版

什么是膀胱癌?

  • 膀胱癌是一种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之一。

  • 膀胱癌的发病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第 11 位,高年龄为50~70岁,且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也逐渐增加。

  • 膀胱癌的发病因素很多,如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油漆、洗涤剂等)、吸烟、长期大量饮咖啡、饮食中含有亚硝酸盐的食物、服镇痛剂和糖精等。

  • 膀胱癌的早期一般无明显不适,大多数人发现尿色变红时才开始就诊。

  • 膀胱癌的常见表现为:间断无痛血尿,也可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

  • 目前本病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化疗

  • 膀胱癌的结局与病理类型以及治疗的情况有关。大多数情况下,越早发现并积极治疗的膀胱癌,结果越好。

你需要到哪个科室就诊?

泌尿外科或外科、肿瘤科。

为什么会得膀胱癌?

膀胱癌的病因复杂,既有遗传因素,又有外在因素。

  • 遗传因素

    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与遗传及基因异常有关,家族中有人患有膀胱癌,会增加患膀胱癌的概率。

  • 外在因素

    外在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吸烟、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膀胱内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及长期异物刺激、食入某些药物食物。
    • 吸烟

      吸烟是目前膀胱癌最为确定和最主要的致病危险因素。吸烟可使膀胱癌的患病风险增加 2~4倍。吸烟时间越长、强度越大,越易诱发膀胱癌。

    • 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

      目前认为,芳香胺(4-基联,2-萘胺)、多环芳烃、氯代烃等化合物也是膀胱癌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从事燃料、橡胶、皮革、染发、钢铁铸造、焦炭、煤焦油蒸馏等工作的人群,膀胱癌发病危险性显著增加。

    • 膀胱内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及长期异物刺激

      膀胱内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如膀胱结石膀胱憩室吸虫感染等),以及长期异物刺激(如长期留置导尿管等)与发生膀胱癌关系密切。

    • 食入某些药物食物

      长期大量服用含有非那西丁的镇痛药、大量摄入脂肪胆固醇、油煎食物和红肉均可增加膀胱癌发病风险。

怎么知道得了膀胱癌?

膀胱癌的早期一般无明显不适,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血尿、膀胱刺激症状及其他不适。

  • 血尿

    • 间断出现

    • 无痛

    • 排尿全程可见

    • 尿色为淡红色或深褐色,多数为洗肉

  • 膀胱刺激症状

    • 尿频

    • 尿急

    • 尿痛

  • 其他

    • 排尿困难

    • 腰部不适

    • 下肢水肿

    • 体重减轻

需要做哪些检查来确诊膀胱癌?

膀胱镜检查是诊断膀胱癌的标准,各种影像学检查、尿细胞学及尿肿瘤标志物检测也有助于诊断本病。

  • 膀胱镜检查

    膀胱镜是最重要的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肿瘤的部位、大小、数目、形态,初步估计浸润程度等,并可对肿瘤和可疑病变进行活检。

  • 影像学检查

    • 超声

      超声简便易行,能发现直径>0.5厘米的肿瘤,可作为最初筛查。

    • CT和磁共振

      可以判断肿瘤浸润膀胱壁深度、淋巴结及内转移的情况。

    • 静脉肾盂造影(IVU)和尿路CT重建(CTU)

      可以观察到较大的肿瘤,并了解盂、输尿管有无肿瘤,以及膀胱肿瘤对上尿路的影响。

    • 放射性核素扫描

      可以了解有无骨转移

  • 尿细学及尿液肿瘤标物检查

    • 尿细胞学检查

      是膀胱癌诊断和术后随诊的主要方法之一。

    • 尿液膀胱肿瘤标志物检查

      有助于膀胱癌的早期诊断及术后监测。

医生是怎么诊断膀胱癌的?

对于40岁以上的人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医生会考虑到泌尿系肿瘤的可能性,特别是膀胱癌。同时结合膀胱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尿细胞学及尿液肿瘤标志物检查进行诊断。

  • 膀胱镜检查

    原位癌局部黏膜呈红色点状改变,与充血黏膜相似。低级别乳头状癌多呈浅红色,蒂细长,肿瘤有绒毛状分支。高级别浸润性癌呈深红色或褐色的团块状结节,基底部较宽,可有坏死或钙化。

  • 影像学检查

    • 超声

      膀胱肿瘤的在超声上表现为突向膀胱腔内的低回声、斑片状或水草样病变,不随体位移动;或膀胱壁表面不规整,膀胱壁层次结构中断消失;或强回声或混合回声结节或肿块,呈乳头状或菜花状,有蒂或无蒂;肿瘤可单发或多发。

    • CT

      CT 检查表现为膀胱壁局部增厚或向腔内突出的肿块。肿块形态多种多样,常表现为乳头状、菜花状和不规则形。外缘一般较光滑,肿瘤向壁外侵犯时可显示为膀胱壁外缘毛糙。

    • 磁共振

      膀胱癌 T1WI 表现为尿液呈极低信号,膀胱壁为低至中度信号,而膀胱周围脂肪为高信号。T2WI 表现尿液呈高信号,正常逼尿肌呈低信号,而大多数膀胱肿瘤为中等信号。

  • 尿细胞学及尿液肿瘤标志物检测

    • 尿液中检测出癌细胞是膀胱癌的定性诊断之一。在新鲜尿液中,易发现脱落的肿瘤细胞。

    • 尿液肿瘤标志物检测有助于提高膀胱癌检出率。

膀胱癌有哪些病理分型?

膀胱癌主要包括尿路上皮(移行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腺癌等。

膀胱癌是如何分期的?

目前采用最广泛的是2017年第8版美国癌症分期联合委员会制订的TNM分期系统。其中T为膀胱壁浸润的深度;N为盆腔或腹腔淋巴结浸润程度;M为其他器官转移情况。

膀胱癌需要和哪些疾病区别?

泌尿系结核,肾、输尿管肿瘤,尿石症等疾病也可表现出与膀胱癌相似的症状。如果出现尿液呈现淡红色、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请立刻就诊。医生会通过尿细胞学检查、膀胱镜等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怎么治疗膀胱癌?

膀胱癌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辅助化疗。

  • 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膀胱癌的分期。
    •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首选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该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

    •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方案。可提高患者生存率、避免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

    • 膀胱鳞癌、腺癌患者多采用全膀胱切除术治疗。

    • 有些患者可以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

  • 化疗

    •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应行辅助膀胱灌注化疗药物或免疫制剂,常用药物为有丝裂霉素表柔比星吡柔比星等,卡介苗为最有效的膀胱内免疫治疗制剂。

    •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辅助化疗常用以铂类为主的联合方案,主要包括顺铂吉西他滨紫杉醇和阿霉素等。放疗可单独或联合化疗一起使用。

    • 转移性膀胱癌以化疗为主,常用化疗药物为吉西他滨、顺铂、卡铂等。

  • 放疗

    包括根治性放射治疗、辅助性放射治疗、姑息性放射治疗,适用于肿瘤已无法根治性切除及全身条件不耐受根治性手术的患者。

膀胱癌有哪些危害?

  • 长期的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症状,会严重影响你的生活质量;长期血尿会出现消瘦乏力,甚至贫血

  • 排尿困难等症状加重还可能会影响肾脏功能,男性患者还可能会导致性功能下降,影响家庭和谐和生活质量。

  • 膀胱癌容易让人产生观、焦虑、惧情绪。

  • 膀胱癌晚期可转移至脏、直肠、等部位。

治疗后的效果怎样?

  • 膀胱癌的预后与肿瘤分级、分期、大小、复发时间和频率、数目以及是否存在原位癌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中肿瘤的病理分级和分期是影响预后的最重要因素。分级和分期越高,远期生存率越低。

怎么预防膀胱癌?

  • 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的工作人员应加强保护措施。

  • 爱好吸烟者要尽早戒烟。

  • 日常要饮食以清淡为主,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 不要长期大量喝咖啡。

  • 服用镇痛剂时应先咨询医生。

  • 少食含有糖的食物。

  • 40岁以上的人群要定期体检,多关注尿液检查。

  • 出现现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者必须高度重视,早诊断,早治疗。

概述

膀胱癌是指生在膀胱黏膜上的恶性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也是全身十大常见肿瘤之一。2012年全国肿瘤登记地区膀胱癌的发病率为6.61/10万,列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9位。膀胱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甚至于儿童。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高发年龄50~70岁。男性膀胱癌发病率为女性的3~4倍。既往将膀胱黏膜上皮称为移行细胞,1998年WHO与国际泌尿病理学会联合建议用尿路上皮一词代替移行细一词,以区别于在鼻腔以及卵巢内的移行上皮,使尿路上皮成为尿路系统的专有名词。2004年WHO《泌尿系统及男性生殖器官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中尿路系统肿瘤组织学分类中膀胱癌的病理类型包括膀胱尿路上皮癌、膀胱鳞状细胞癌膀胱腺癌,其他罕见的还有膀胱透明细胞癌、膀胱小细胞癌、膀胱类癌。其中最常见的是膀胱尿路上皮癌,约占膀胱癌患者总数的90%以上,通常所说的膀胱癌就是指膀胱尿路上皮癌,既往被称为膀胱移行细胞癌

病因

膀胱癌的病因复杂,既有内在的遗传因素,又有外在的环境因素。较为明确的两大致病危险因素是吸烟和职业接触芳香胺类化学物质。吸烟是目前最为肯定的膀胱癌致病危险因素,30%~50%的膀胱癌由吸烟引起,吸烟可使膀胱癌危险率增加2~6倍,随着吸烟时间的延长,膀胱癌的发病率也明显增高。另一重要的致病危险因素是与一系列职业或职业接触有关。现已苯胺、二基联、2-萘胺、1-萘胺都是膀胱癌的致癌物,长期接触这类化学物质者患膀胱癌的概率增加,职业因素所致的膀胱癌患者约占膀胱癌患者总数的25%。与膀胱癌相关的职业有铝制品、煤焦油、沥青、染料、橡胶、煤炭气化等产业。

临床表现

大约有90%以上的膀胱癌患者最初的临床表现是血尿,通常表现为无痛性、间歇性、肉眼全程血尿,有时也可为镜下血尿。血尿可能仅出现1次或持续1天至数天,可自行减轻或停止,有时患者服药后与血尿自止的巧合往往给患者“病愈”的错觉。有些患者可能在相隔若干时间后再次出现血尿。血尿的染色由浅红色至深褐色不等,常为暗红色,有患者将其描述为洗肉样、茶水样。出量与血尿持续时间的长短,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大小、范围和数目并不一定成正比。有时发生肉眼血尿时,肿瘤已经很大或已属晚期;有时很小的肿瘤却出现大量血尿。有些患者是在健康体检时由B超检查时发现膀胱内有肿瘤。有10%的膀胱癌患者可首先出现膀胱刺激症状,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而患者无明显的肉眼血尿。这多由于肿瘤坏死、溃疡、膀胱内肿瘤较大或数目较多或膀胱肿瘤弥漫浸润膀胱壁,使膀胱容量减少或并发感染所引起。膀胱三角区及膀胱颈部的肿瘤可梗阻膀胱出口,而出现排尿困难的症状。

检查

1.对于40岁以上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应考虑到泌尿系肿瘤的可能性,特别是膀胱癌。结合患者既往有无膀胱疾病史、家族史、吸烟与环境接触史以及相关症状和查体结果做出初步判断,并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
2.膀胱癌浸润晚期可在下腹部触到肿块。查体方法是在腹壁松弛的情况下经腹壁、直肠或阴道进行双合诊,可发现肿瘤是否有浸润以及浸润的范围,预测手术切除的可能性。 
3.膀胱镜检查是目前诊断膀胱癌最可靠的方法,通过膀胱镜检查可以发现膀胱是否有肿瘤,明确肿瘤的大小、数目、形状、位置、基底部及周围情况,并且可以对肿瘤的可疑病变部位进行活检以明确病理诊断。
4.超声检查不仅可以筛查膀胱癌,而且还有助于了解膀胱癌的分期,了解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及周围器官侵犯,尤其适用于造影剂过敏者。
5.膀胱造影可显示肿瘤引起的充盈缺员,膀胱壁有浸润时表现为僵直,失去弹性。6.CT检查用于膀胱癌的诊断与分期有一定价值,同时还可以了解肿瘤浸润膀胱壁的深度以及盆腔和腹膜后淋巴结、上腺有无转移。 
7.磁共振影像检查(MRl)有助于肿瘤诊断与肿瘤分期。
8.肿瘤标志物物检测适用于膀胱癌的诊断及术后监测。 
9.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对尿路上皮癌诊断特异性高,但敏感性低多作为辅助手段。

诊断

对于40岁以上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应考虑到泌尿系肿瘤的可能性,特别是膀胱癌。综合患者既往史、家族史,结合症状和查体做出初步判断,并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检查方法包括尿常规检查、尿脱落细胞学、尿肿瘤标记物、腹部和盆腔B超等检查。根据上述检查结果决定是否行膀胱镜、静脉尿路造影、盆腔CT或/和盆腔MRI等检查明确诊断。其中,膀胱镜检查是诊断膀胱癌的最主要方法。

治疗

膀胱尿路上皮癌分为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和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患者多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用膀胱灌注治疗预防复发。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和膀胱鳞癌、腺癌患者多采用全膀胱切除术治疗,有些患者可以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患者也可先进行新辅助化疗+手术治疗的方法。转移性膀胱癌以化疗为主,常用的化疗方案有M-VAP(甲氨蝶呤+长春花碱+阿霉素+顺铂)和GC(吉西他滨+顺铂)及MVP(甲氨蝶呤+长春花碱+顺铂)方案,化疗的有效率为40%~65%。

预后及预防

1.预后
约70%的患者经尿道电切术后复发,术后膀胱内灌注卡介苗或化疗药治疗可使复发率降为25%~40%。常用的灌注化疗药物有丝裂霉素吡柔比星表柔比星、阿霉素、噻替派、羟基喜树碱等。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全膀胱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为60%~70%。
改善预后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2.预防
减少环境和职业暴露可能会降低发生尿路上皮癌的危险。
增加饮水量,因为饮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膀胱内尿的浓度,对膀胱癌的发生有至关重要。饮水量少者膀胱中的尿液必须减少,而致癌物质从肾排泄到膀胱后,在尿液中的浓度也相应较高,这些高浓度的致癌物质会对膀胱黏膜造成强烈的刺激,发生膀胱癌者多数平时不欢饮水。
40岁以上的人群在体检时要多关注尿液检查,出现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者必须高度重视,早诊断,早治疗,以获得较好的预后效果。

温馨提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百科名医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秒懂视频
怀疑患了膀胱癌应做哪些检查?

什么是膀胱癌?

你需要到哪个科室就诊?

为什么会得膀胱癌?

怎么知道得了膀胱癌?

需要做哪些检查来确诊膀胱癌?

医生是怎么诊断膀胱癌的?

膀胱癌有哪些病理分型?

膀胱癌是如何分期的?

膀胱癌需要和哪些疾病区别?

怎么治疗膀胱癌?

膀胱癌有哪些危害?

治疗后的效果怎样?

怎么预防膀胱癌?

概述
病因
临床表现
检查
诊断
治疗
预后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