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医学+优质原创科普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码
在手机上浏览本网站

脑膜瘤
注:此为通俗版点此进入专业版

什么是脑膜瘤?

  • 脑膜是由蛛网膜细胞或无膜覆盖的组织器官演变而成,占颅内原肿瘤14.4%~19.0%,属于脑外科肿瘤,通常为良性肿瘤,恶性脑膜瘤较少见。

  • 通常发生在45岁人群中,男女比为1:1.8,60%~70%位于矢状窦旁、大脑凸面、蝶和鞍结节

  • 脑膜瘤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不完全清楚,病毒感染、射线照射、外伤、遗传因素,或者内源性如激素、生长因子等刺激都可引起。

  • 脑膜瘤有良恶性之别,良性肿瘤通常生长缓慢、病程长,一般为2~4年。但少数生长迅速,病程短,术后易复发,特别见于儿童。可以出现颅内肿瘤的一般表现如头痛呕吐颅内压增高症状,多先有大脑刺激症状,如癫痫等,然后出现肢体运动、感觉、语言表达、精神活动和视觉碍等经系统局部症状。

  • 本病治疗主要是根据肿瘤部位和患者状态,选择不同治疗方案。外科手术为本病首选方法,其他治疗还包括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栓塞疗法、放疗及药物治疗等。

  • 可合并或并发纤维瘤病听力障碍嗅觉障碍等。

  • 脑膜瘤的复发及再次手术显著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期。WHO级别越高的脑膜瘤,其5年复发率越高,生存期越短。

你需要到哪个科室就诊?

神经外科、放疗科

为什么会得脑膜瘤?

  • 脑膜瘤的病因目前不完全清楚。现在有据表明脑膜瘤来源于蛛网膜颗粒细

  • 由于蛛网膜颗粒细胞很少分裂,因此脑膜瘤的发生必须有外在因素刺激,如病感染、射线照射、外伤、遗传因素,或者内源性如激素、生长因子等。

怎么知道得了脑膜瘤?

脑膜瘤可出现颅内压增高、神经系统局灶症状。

  • 颅内压增高症状

    头痛、呕吐、视盘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症状。

  • 神经系统局灶症状

    通常先出现刺激症状,如癫痫,然后出现肢体无力甚至瘫痪感觉障碍、精神异常和视觉障碍等神经系统局灶症状。

需要做哪些检查来确诊脑膜瘤?

脑膜瘤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来诊断。

  • X线检查

    X线检查已经不再用于脑膜瘤的诊断,但以下影像学改变可用于脑膜瘤的辅助诊断:
    • 颅内钙化,见于砂粒型;

    • 局部颅骨增生或破坏;

    • 板障静增粗增多,脑膜动脉沟增粗。

  • CT检查

    CT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特别可显示脑膜瘤与邻近骨性结构的关系、钙化等。

  • 磁共振成像检查

    磁共振成像成为目前本病的主要诊断方法。可通过无创或相对无创的方法观察脑膜瘤的供动脉、引流静脉、邻近静脉窦等情况,为术中更好地血管操作提供有力依据。

  • 血管造影

    非每例患者均需做血管造影,但它可显示肿瘤血供,利于设计手术方案、术前瘤供血动脉栓塞等,以及明确静脉窦受累情况等。

医生是怎么诊断脑膜瘤的?

脑膜瘤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其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

  • 患者可出现头痛、呕吐、视盘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症状,肢体无力甚至瘫痪、感觉障碍、精神异常和视觉障碍等神经系统局灶症状。

  • 脑膜瘤在CT上呈均匀等或偏高密度,少数可不均匀和呈低密度,为瘤内囊变或坏死。也可见钙化。增强后密度均匀增高。

  • 脑膜瘤在MRI上T1加权上约60%脑膜瘤为高信号,30%为低信号。在T2加权上,肿瘤呈低至高信号,且与瘤病理类型有关,如纤维型多为低信号,内皮型为高信号。对比增强后,脑膜瘤大都呈现明显的边缘较清晰的均匀强化,部分内部坏死囊变者则呈现不均匀明显强化,可见脑膜尾征。

  • 血管造影脑膜瘤的特点:瘤血管成熟,动脉期有增粗的小动脉,毛细血管肿瘤染色,静脉期有粗大静脉包绕肿瘤。颈外动脉增粗、血流速度加快(正常时颈内动脉循环时快过颈外动脉)。

  • 其他表现如颅骨增生或破坏,与周围血管、骨质、神经组织等解剖结构的毗邻关系。

脑膜瘤有哪些病理分型?

脑膜瘤根据组织学可分为多种类型,WHO将其分为如下类型:

低复发和低侵袭性生长的脑膜瘤

  • 脑膜内皮细胞型脑膜瘤

  • 纤维型脑膜瘤

  • 过渡型脑膜瘤

  • 砂粒体型脑膜瘤

  • 血管瘤型脑膜瘤

  • 微囊型脑膜瘤

  • 分泌型脑膜瘤

  • 富于淋巴浆细胞型脑膜瘤

  • 生化型脑膜瘤

高复发和高侵袭性生长的脑膜瘤

  • 非典型脑膜瘤

  • 透明细胞型脑膜瘤

  • 脊索样脑膜瘤

  • 横纹肌样型脑膜瘤

  • 乳头状脑膜瘤

  • 间变型(恶性)脑膜瘤

  • 伴高生长指数和/或脑浸润的任何脑膜瘤亚型

脑膜瘤是如何分期的?

脑膜瘤采用WHO分级标准。可以划分为三个等级:WHOⅠ级、WHOⅡ级、WHOⅢ级。级别越高,危险等级越高。

  • 脑膜瘤WHOⅠ级为良性肿瘤,生长缓慢,但术后仍见复发。

  • WHOⅡ级介于良性与恶性之间。

  • WHOⅢ级为恶性肿瘤,侵袭性较强,易复发。

脑膜瘤需要和哪些疾病区别?

  • 脑膜瘤会出现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以及癫痫、肢体无力、感觉障碍、视力障碍等症状,而脑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部外伤甚至颅内其他类型肿瘤如脂肪瘤、血管瘤等也会出现这些症状。

  • 如果出现上述类似的症状,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请医生进行检查和诊断。医生主要通过症状表现、影像学检查等排除其他疾病,作出诊断。

怎么治疗脑膜瘤?

脑膜瘤治疗主要是根据肿瘤的部位和患者的状态,选择不同治疗方案。外科手术为本病首选方法,其他治疗还包括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栓塞疗法、放疗及药物治疗等。

手术治疗

  • 能做到全切除者应争取做根治性手术,以减少复发。

  • 彻底切除(G1):脑膜瘤及其附着的硬膜、受侵的颅骨均切除。

  • 全切除(G2):瘤体完全切除,但与其附着的硬脑膜没有切除,仅做电灼。

  • 肉眼全切除(G3):瘤体切除,但与之粘连的硬脑膜及颅骨未做处理。

  • 次全或部分切除(G4):有相当一部分瘤体未切除。

  • 开颅减压(G5):肿瘤仅活检。

  • 上述G1~G4术后复发率分别为:9%、19%、29%和40%。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 包括γ刀、X刀和粒子刀。

  • 适用于术后肿瘤残留或复发、颅底和海绵窦内肿瘤。

  • 以肿瘤最大直径≤3厘米为宜。

  • γ刀治疗后4年肿瘤控制率为89%。

  • 本法安全、无手术的风险是其优点,但是长期疗效还有待观察。

栓塞疗法

  • 包括物理性栓塞和化学性栓塞两种,均作为术前的辅助疗法,且只限于颈外动脉供血为主的脑膜瘤。

  • 物理栓子包括各种不同材料制作成的栓子,以硅橡胶钡剂小球(直径1mm)最理想。

  • 化学性栓塞药物可应用雌激素(如马雌激素)。

  • 根治性手术一般在栓塞1周后进行。

放射治疗

  • 可作为血供丰富脑膜瘤术前的辅助治疗。

  • 适用于:

    • 肿瘤的供血动脉分支不呈放射状,而是在瘤内有许多小螺旋状或粗糙的不规则的分支形成;

    • 肿瘤以脑质动脉供血为主;

    • 肿瘤局部骨质破坏而无骨质增生,术前放射剂量一般40Gy一个疗程,手术在照射对头皮的影响消退后即可施行;

    • 恶性脑膜瘤和非典型脑膜瘤术后的辅助治疗,可延缓复发。

药物治疗

脑膜瘤有哪些危害?

  • 脑膜瘤可引起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对患者生活和工作造成重大影响。

  • 脑膜瘤因为肿瘤所在部位不同,会引起不同部位脑组织受压,从而出现癫痫发作、视力受损、肢体无力甚至瘫痪,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 严重时因为颅内压较高会引起脑疝,导致患者呼吸功能及功能停止,危机生命。

  • 脑膜瘤术后存在复发可能。WHO级别越高的脑膜瘤,其5年复发率越高,生存期越短。脑膜瘤的复发及再次手术显著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期。

脑膜瘤会转移吗?

  • 大多数脑膜瘤是良性肿瘤,不会发生转移,少数脑膜瘤是恶性肿瘤,会发生转移。

  • 转移的方式通常包括直接蔓延、血行转移、淋巴转移。

治疗后的效果怎么样?

  • 脑膜瘤治疗后的效果与肿瘤生长的部位,肿瘤与周围组织、血管、神经是否黏连,手术是否全部切除等因素有关。

  • 绝大多数脑膜瘤通过手术治疗后,会获得较好疗效,但是有部分患者会复发。

怎么预防脑膜瘤?

  • 避免外在因素刺激

    增强体质,合理饮食,注休息,避免感冒;避免射线照射。

  • 不滥用药品、保健品

    不滥用药物如内源性激素、生长因子等。

概述

脑膜瘤是由蛛网膜细胞或无膜覆盖的组织器官演变而成的,多数为良性肿瘤,少数有恶变的可能。脑膜多数为单,少数为多发,往往以头痛癫痫为首发症状,好发部位有头皮、颅、眼眶、鼻窦、三叉经半月节、硬脑膜外层等。在颅内肿瘤中,脑膜瘤的发病率仅次于胶质瘤,女性发病约是男性的2倍。良性脑膜瘤预后较好,恶性脑膜瘤复发率高。

病因

脑膜瘤的病因迄今不完全清楚。临床发现,颅脑外伤、病毒感染、放射照射、遗传因素或者内源性因素如激素、生长因子等均可能是形成脑膜瘤的因素之一。脑膜瘤可见于颅内任何部位,但幕上较幕下多见,约为8∶1,好发部位依次为大脑凸面、矢状窦旁、大脑镰旁和颅底(包括蝶骨嵴、嗅沟、斜区、桥小脑角等),从而压迫相应部位的功能区和颅神经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临床表现

脑膜瘤有良性、恶性之别,良性脑膜瘤生长慢,病程长,其出现早期症状平均约为2.5年,长者可达6年之久。因肿瘤的膨胀性生长,患者往往以头痛和癫痫为首发症状,依肿瘤部位不同,可以出现一系列的神经系统损害,如突眼、视力、视野、嗅觉或听觉碍及肢体运动障碍等,有的还会出现恶、喷射性呕吐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老年患者以癫痫为首发症状者多见。
不同部位的脑膜瘤还会有各自典型的表现。如上矢状窦旁脑膜瘤运动障碍表现为从足部开始,渐至下肢,继而上肢肌力障碍,最后波及头面部,如肿瘤向两侧生长,可出现双侧肢体肌力弱并伴有排尿障碍,癫痫,颅内压增高症状等。眼眶及颅眶沟通脑膜瘤典型表现为突眼。

检查

颅脑CT、磁共振是诊断脑膜瘤的主要检查。为了进一步确诊疾病,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治疗的需要,还可能做一些其他的检查,如视力视野检查、神经系统体格检查、X线检查、脑血管造影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
1.X线检查
X线检查可以帮助判断有没有发生颅骨骨质的破坏,用于脑膜瘤的辅助诊断。
高颅压表现外,可见:①肿瘤钙化,见于砂粒型。钙化较密集,可显示整个肿瘤块影。②局部颅骨增生或破坏。③板障静增粗和增多,脑膜动脉沟增粗,棘孔可扩大。
2.头部CT
虽然MR在诊断脑膜瘤方面有取代CT之势,但是CT仍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特别显示脑膜瘤与邻近骨性结构的关系、钙化等。脑膜瘤CT的表现:
(1)瘤呈圆形或分叶状或扁平状,边界清晰。
(2)密度均匀呈等或偏高密度,少数可不均匀和呈低密度,为伴瘤内囊变或坏死。
(3)增强后密度均匀增高。
(4)瘤内钙化多均匀,但可不规则。
(5)局部颅骨可增生或破坏。
(6)半数患者在肿瘤附近有不增强的低密度带,提示瘤周水肿
3.MRI
在颅底、鞍区和蝶骨嵴脑膜瘤,或与颅外沟通的脑膜瘤MRI的图像较CT清晰。另外,在显示肿瘤与重要管的毗邻关系方面MRI也优于CT。
(1)以硬脑膜为其基底,此处也是肿瘤最大直径。
(2)在T1加权像上约60%脑膜瘤为等信号,30%为低信号;在T2加权像上,肿瘤呈低至高信号,且与瘤病理类型有关,如纤维型多为低信号,内皮型为高信号。
(3)在T1和T2加权像上肿瘤和脑组织间有一低信号界面,代表受压的蛛网膜或静脉丛。如此低信号界面消失,常提示蛛网膜界面被破坏。
(4)T2加权像可清晰显示瘤周水肿,瘤周水肿常见于额叶脑膜瘤、蝶骨嵴脑膜瘤,以及脑膜内皮型、过渡型、接受软脑膜动脉供血的脑膜瘤。
(5)脑膜尾征,肿瘤附着的硬膜和邻近硬膜可增强(CT也可有),反映该处硬脑膜的通透性增大,并不是肿瘤浸润。
4.血管造影
血管造影主要用于了解肿瘤的供血情况,以及肿瘤与重要血管的关系,同时也为手术前栓塞治疗提供依据。
血管造影脑膜瘤的特点:①瘤血管成熟,动脉期有增粗的小动脉,毛细血管肿瘤染色,静脉期有粗大静脉包绕肿瘤;②颈外动脉(如颞浅动脉、枕动脉、咽升动脉、脑膜中动脉、脑膜垂体干、小脑幕动脉等)增粗、血流速度加快(正常时颈内动脉循环时快过颈外动脉)。

诊断

脑膜瘤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其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
1.形态学,即肿瘤的外形、部位以及其占位效应。
2.肿瘤在CT的密度及MRI的信号强度,及其增强后的表现。典型的脑膜瘤CT的表现为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区。在MRI,T1加权像上60%肿瘤与灰质信号相同,30%为低于灰质的低信号。在TT2加权像上,50%为等信号或高信号,40%为中度高信号,也可能为混杂信号。肿瘤边界清楚,圆形或类圆形,多数边缘有一条低信号边,呈弧形或环形。经静脉增强后呈均匀状,明显强化。
3.其他发现,如颅骨受累、钙化,血管扩张受压,确认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

治疗

1.手术
脑膜瘤是一种潜在可治愈性肿瘤,外科手术可治愈大多数脑膜瘤。影响手术类型的因素包括部位、术前颅神经损伤情况(后颅凹脑膜瘤)、血管结构、侵袭静脉窦和包裹动脉情况。如患者无症状且全部肿瘤切除有产生难以接受的功能丧失的危险,应选择部分切除。对大脑凸面的脑膜瘤,力争全切肿瘤并要切除受累硬膜以减少复发机会。蝶骨翼内侧、眶、矢状窦、脑室、脑桥小脑角、视神经鞘或斜坡的脑膜瘤可能难以完全切除。对海绵窦脑膜瘤,要考虑到有损伤颅神经和颈内动脉的风险,外科治疗要求高,一般采取伽玛刀治疗。手术能逆转大多数神经系统体征。
2.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包括伽玛刀、X线刀和粒子刀。适用于术后肿瘤残留或复发、颅底和海绵窦内肿瘤,以肿瘤最大直径≤3cm为宜。伽玛刀治疗后4年肿瘤控制率为89%。本法安全、无手术的风险是其优点,但是长期疗效还有待观察。
3.栓塞疗法
包括物理性栓塞和化学性栓塞两种,前者阻塞肿瘤供血动脉和促使血栓形成,后者则作用于血管壁内皮细胞,诱发血栓形成,从而达到减少脑膜瘤血供的目的。两法均作为术前的辅助疗法,且只限于颈外动脉供血为主的脑膜瘤。
4.放射治疗
可作为血供丰富脑膜瘤术前的辅助治疗,适用于:①肿瘤的供血动脉分支不呈放射状,而是在瘤内有许多小螺旋状或粗糙的不规则的分支形成;②肿瘤以脑质动脉供血为主;③肿瘤局部骨质破坏而无骨质增生。术前放射剂量一般40Gy1个疗程,手术在照射对头皮的影响消退后即可施行;④恶性脑膜瘤和非典型脑膜瘤术后的辅助治疗,可延缓复发。
5.化疗
脑膜瘤一般不需要化疗。但是对于一些恶性的脑膜瘤,可以通过化疗减少复发。

温馨提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百科名医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秒懂视频
脑膜瘤的介入栓塞治疗

什么是脑膜瘤?

你需要到哪个科室就诊?

为什么会得脑膜瘤?

怎么知道得了脑膜瘤?

需要做哪些检查来确诊脑膜瘤?

医生是怎么诊断脑膜瘤的?

脑膜瘤有哪些病理分型?

脑膜瘤是如何分期的?

脑膜瘤需要和哪些疾病区别?

怎么治疗脑膜瘤?

脑膜瘤有哪些危害?

脑膜瘤会转移吗?

治疗后的效果怎么样?

怎么预防脑膜瘤?

概述
病因
临床表现
检查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