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医学+优质原创科普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码
在手机上浏览本网站

注:此为通俗版点此进入专业版

什么是痔?

  • 痔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

  • 任何年龄都可病,但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

  • 病因尚未明确,一般认为是肛垫下移或局部静脉曲张所致。长期的坐立、便秘,以及妊娠、前列腺肥大、盆腔巨大肿瘤等可引起痔。

  • 痔根据其所在部位不同分为三类,分别为内痔外痔混合痔。内痔主要表现为肛门出血和痔块脱出;外痔表现为肛门不适、潮湿不洁、瘙痒等;混合痔是内痔和外痔的表现同时存在。

  • 一般无症状的痔,不需要治疗。痔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注射治疗、胶圈套扎疗法、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和手术治疗等。

  • 痔会引起肛门疼痛、瘙痒,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痔长期出可能会导致贫血

  • 一般预后较好。

你需要到哪个科室就诊?

普通外科或外科

为什么会得痔?

病因尚未明确,以下情况可能会引起痔。

  • 长期坐立

  • 长期饮酒和进食大量刺激性食物

  • 便秘

  • 妊娠

  • 肛周感染

  • 营养不良

  • 前列腺肥大

  • 盆腔巨大肿

怎么知道得了痔?

痔根据其所在部位不同分为三类,分别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内痔

  • 间歇性便后出鲜血

  • 痔块脱出

外痔

  • 肛门不适

  • 潮湿不洁

  • 瘙痒

混合痔

内痔和外痔同时存在,除有上述表现,痔块可脱出,在肛周呈梅花或环状。

需要做哪些检查来确诊痔?

确诊痔主要靠肛门直肠检查。

肛门直肠检查

可了解痔块的大小、数目、部位及有无糜烂,也可了解有无直肠疾病,可以确诊痔。

肛门直肠镜检查

可以了解痔核黏膜,还可以了解直肠黏膜管腔内情况。

医生是怎么诊断痔的?

医生根据症状、肛门直肠检查等可以诊断痔。

  • 患者有便后出血、肛门痔块脱出的表现。

  • 肛门直肠检查及肛门镜检查可看到痔块,并排除其他直肠疾病。

痔需要和哪些疾病区别?

  • 痔需要和直肠癌直肠息肉、肥大肛乳头、直肠脱垂等疾病相区别。

  • 如果出现肛门不适、便后出血、痔块脱出等症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医生通过检查可排除其他疾病。

怎么治疗痔?

痔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注射治疗、胶圈套扎疗法、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痔动结扎术和手术治疗等。痔的治疗原则有:无症状的痔无需治疗;有症状的痔重在减轻或消除症状,而非根治;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一般治疗

  • 在痔的初期和无症状的痔,只需增加纤维性食物,改变不良的大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防治便秘和腹泻

  • 避免久坐久立,进行适当运动,睡前温热(可含高锰酸钾)坐浴等。

药物治疗

可局部应用含中药成分的栓剂膏剂和洗剂,也可口服治疗静脉曲张的药物。

注射治疗

对治疗Ⅰ、Ⅱ度出血性内痔的效果较好。注射硬化剂可使痔块萎缩。常用的硬化剂有5%苯酚植物油、5%鱼油酸钠、5%盐酸奎宁尿素水溶等。

胶圈套扎疗法

将特制的胶圈套扎到内痔的根部,利用胶圈的弹性阻断痔的血运,使痔慢性缺血、坏死、脱落而愈合。

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

采用一种特制的带有多普勒超声探头的直肠镜,探测到痔上方的动脉,然后进行准确的缝合结扎,通过阻断痔的血液供应以达到治疗缓解症状的目的。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无效,痔脱出严重,较大纤维化内痔,合并肛裂肛瘘等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治疗方法有痔单纯切除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血栓外痔剥离术。

痔有哪些危害?

  • 有痔时,会引起肛门疼痛、瘙痒,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 痔长期出血可能会导致贫血。

治疗后的效果怎么样?

一般治疗效果较好,尤其注射疗法和胶圈套扎疗法对大部分痔的治疗效果良好。

怎么预防痔?

  • 合理饮食,注营养搭配,多食蔬菜水果、粗粮等。

  • 避免长期饮酒和进食大量刺激性食物。

  • 便秘者要多食富含纤维的食物,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 避免久坐、久站、负重远行、劳累等。

  • 患有肛周感染、营养不良、前列腺肥大等疾病要积极治疗。

概述

痔(俗称痔)是一种位于肛门部位的常见疾病,任何年龄都可病,但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在我国,痔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素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说法。在美国,痔的发病率约为5%,这种差异可能与判定标准有关。

病因

关于痔的病因主要有两种学说。首先是静脉曲张学说,认为痔是直肠下段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的静丛淤、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静脉团。然而目前广为接受的理论是Thomson的肛垫下移学说,认为痔原本是肛管部位正常的解剖结构,即血管垫,是齿状线及以上1.5cm的环状海绵样组织带。只有当肛垫组织肥厚、移位及合并有症状时,才能称为痔,才需要治疗,治疗目的是解除症状,而非消除痔体。痔的诱发因素很多,其中便秘、长期饮酒、进食大量刺激性食物和久坐久立是主要诱因。

分类

痔按发生部位的不同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在肛管皮肤与直肠黏膜的连接处有一条锯齿状的可见的线叫肛管齿状线。在齿状线以上的为内痔,是肛垫的支持结构、静脉丛及动静脉吻合支发生病理改变或移位,被覆直肠黏膜,由于内括约肌收缩,肛垫以Y型沟分为左侧、右前侧、右后侧三块,因此内痔常见于左侧、右前侧及右后侧。在齿状线以下为外痔,被覆肛管皮肤,可分为结缔组织性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血栓性外痔炎性外痔。兼有内痔和外痔的为混合痔,是内痔通过静脉丛与相应的外痔融合,即上、下静脉丛的吻合形成。混合痔脱出肛门外,呈梅花状时,称为环形痔。若脱出被括约肌嵌顿,则形成嵌顿痔

临床表现

1.主要表现为便血,便血的特点可为鲜血、无痛、间歇性,呈滴血、喷血或手纸上带血,便秘、饮酒或进食刺激性食物后加重。出血严重可造成贫血
2.单纯性内痔无疼痛仅坠胀感,可出血,发展至脱垂,合并血栓形成、嵌顿、感染时才出现疼痛。
3.内痔分为4度。①Ⅰ度  排便时出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痔不脱出肛门;②Ⅱ度  常有便血;排便时脱出肛门,排便后自动还纳;③Ⅲ度  痔脱出后需手辅助还纳;Ⅳ度  痔长期在肛门外,不能还纳;其中,Ⅱ度以上的内痔多形成混合痔,表现为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同时存在,可出现疼痛不适、瘙痒,其中瘙痒常由于痔脱出时有粘性分泌物流出。后三度多成混合痔。
4.外痔平时无特殊症状,发生血栓及炎症时可有肿胀、疼痛。

检查

1.肛门视诊
除Ⅰ度内痔外均可见,蹲位可观察脱出程度。
2.直肠指诊
对内痔义不大,但可了解直肠有无其他病变。
3.肛门镜
可直视下了解内痔的数量、大小和黏膜糜烂出血情况。

诊断

根据病史和肛门物理检查,肛管直肠指检和肛门镜检,参照痔的分类作出诊断。如有可疑情况出现,应进一步检查,以除外结直肠和肛管的其它疾病,尤其是肿瘤

鉴别诊断

1.直肠癌
主要症状为便血、大便习惯改变,可有直肠刺激症状,指诊可及菜花样肿物,结肠镜及活检病理可定性。
2.直肠息肉
儿童多见,多为低位带蒂息肉,呈圆形、性,活动度好。
3.直肠脱垂
黏膜呈环形,表面光滑,括约肌松弛。

治疗

1.非手术治疗
无症状的痔不需治疗;有症状的痔视病情给予非手术治疗。
(1)一般治疗  适用于绝大部分的痔,包括血栓性和嵌顿性痔的初期。注意饮食,忌酒和辛辣刺激食物,增加纤维性食物,多摄入果蔬、多饮,改变不良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服用缓泻剂,便后清洗肛门。对于脱垂型痔,注意用手轻轻托回痔块,阻止再脱出。避免久坐久立,进行适当运动,睡前温热水(可含高锰酸钾)坐浴等。
(2)局部用药治疗  已被广泛采用,药物包括栓剂膏剂和洗剂,多数含有中药成分。
(3)口服药物治疗  一般采用治疗静脉曲张的药物。
(4)注射疗法  对Ⅰ、Ⅱ度出血性内痔效果较好;将硬化剂注射于黏膜下层静脉丛周围,使引起炎症反应及纤维化,从而压闭曲张的静脉;1月后可重复治疗,避免将硬化剂注入黏膜层造成坏死及注入肌肉层造成狭窄或肛门坠胀
(5)物理疗法  激光治疗冷冻疗法、直流电疗法和铜离子电化学疗法、微波热凝疗法、红外线凝固治疗,较少用。
(6)胶圈套扎  套扎痔根部,阻断其血供以使痔脱落坏死;适用于Ⅱ、Ⅲ度内痔,对于巨大的内痔及纤维化内痔更适合。
2.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  保守治疗无效,痔脱出严重,较大纤维化内痔、注射等治疗不佳,合并肛裂肛瘘等;
(2)手术原则  通过手术使脱垂肛垫复位,尽可能保留肛垫的结构,从而术后尽可能少地影响细控便能力;
(3)术前准备  内痔表面有溃疡、感染时,先行通便、温热水坐浴保守治疗,溃疡愈合后再手术;做肠道准备。
(4)手术方式  ①血栓性外痔剥离术  适用于血栓性外痔保守治疗后疼痛不缓解或肿块不缩小者。②传统痔切除术,即外剥内扎术,为临床主流方法。③痔环切术(Whitehead术)  教科书上的经典术式,易导致肛门狭窄,目前临床很少应用。④PPH手术  吻合器痔上直肠黏膜环切钉合术。为意大利Longo医生所创,1998年开始推广,主要适用于脱垂型III-IV度混合痔、环形痔,以及部分出血严重的II度内痔。PPH治疗脱垂痔的机理:环形切除直肠下端2~3厘米黏膜和黏膜下组织,恢复正常解剖结构,即肛垫回位;黏膜下组织的切除,阻断了痔上动脉对痔区的血供应,使术后痔体萎缩。PPH手术与传统痔切除术相比,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但器械的价格较昂贵。
(5)术后处理  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注意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预防

1.体育锻炼;
2.预防便秘;
3.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4.保持肛门周围清洁;
5.注意下身保暖;
6.避免久坐久立;
7.注意孕产期保健;
8.常做提肛运动;
9.自我按摩;
10.及时用药。

温馨提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百科名医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秒懂视频
什么是痔疮?

什么是痔?

你需要到哪个科室就诊?

为什么会得痔?

怎么知道得了痔?

需要做哪些检查来确诊痔?

医生是怎么诊断痔的?

痔需要和哪些疾病区别?

怎么治疗痔?

痔有哪些危害?

治疗后的效果怎么样?

怎么预防痔?

概述
病因
分类
临床表现
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